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柯穎瑄
阿久根市,位於鹿兒島縣西北邊的臨海城鎮,過往以「潤木沙丁魚的丸干產業」聞名。然而,隨著人口逐年流失和經濟衰退,這片曾經繁榮的土地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過去興盛的沙丁魚加工廠,迄今小鎮上只剩下8間,也是全日本僅存的潤木沙丁魚丸干產地。
這也促使了下園正博先生,回到家鄉並致力於尋找創新的方式來振興家鄉。下園正博先生曾在東京從事網站設計和漁業貿易的工作,2010年決定回到家鄉,以第三代的身份,接手自1939年設立的下園薩男商店。當時,下園薩男商店專注於沙丁魚的小魚乾事業,而下園正博先生的回歸帶來了新的改變,除了接手家族的傳統小魚乾事業發展外,還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和改變,包含加工、瓶裝產品、清涼水等產品,進而開發海外輸出通路;而與此同時,下園正博先生也積極投入到地方的振興與發展工作。
在既有的家業上,面臨的挑戰除了人口流失致使產業越趨蕭條外,也有整體環境條件造成的漁獲量下降的課題。在下園正博先生的分享當中,他們整理出近幾年捕撈量、營業額等多項數值,作為調整產業策略的依據,在如此分析之下,也更加深下園正博先生在「創新」上的驅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下園正博先生的分享中在在展現了日本的職人精神,就如傳統潤木沙丁魚丸干的製作過程中,早在40年前,他們就與在地漁師達成協議,每日只在四個小時的時間段中進行沙丁魚的捕撈,並且以價差四倍的金額收購,促使大家達成共識,原因是這段時間捕撈到的魚,胃部沒有殘留的食物,因而能減少沙丁魚的苦澀味,進而提升產品的價值。也因如此,在較高的獲利之下,也讓阿久根的漁師後代更願意繼承家業,才致使在當前丸干市場縮小的情況下,在地還存有8間加工廠。從這樣的描述中,也讓我們看到了以產業條件為契機,促使在地相互合作、提升地方價值的社群連結方式。
👆下園正博先生分享回鄉經營小魚乾事業的歷程及發展。
而在產業的創新上,下園正博先生先是敘述了許多失敗經驗,在他的敘說中,可以感受到不斷求新求變的心。其中的代表作是在各式各樣的嘗試中繞了一大圈後,最終還是回頭來思考公司的強項,即小魚乾的歷史,「旅行的小魚乾」開發的心願是希望可以讓不認識丸干的人也可以認識下園薩男商店的商品,因此,他便在傳統會直接聯想到日式料理的「丸干」上,加入西式、洋式的元素,於是做出油漬的料理,概念是日本的小魚乾去到不同地方旅遊,在不同國家成為不同的料理,這樣從根本出發揉入新意的發揮,帶來很大的迴響。
而透過不斷地嘗試,除了產品的開發以外,也談出對於產品開發價值的重視,甚至發展出一整套鼓勵並支持員工投入產品開發的流程。在開發的過程中,第一個重要的價值在於,下園正博先生認為,跟一般大公司相比,他們會直接到食材的現場認識食材的生產者,因而能夠了解到對方非常熱切的想法,而這些收穫將會反映在產品的發想,更重要的是,這些對於地方的思考以及熱情,會在心裡留下痕跡。
第二個則是,這些產品的開發將會結合開發者個人的所長,抑或是反映出開發者的特徵,他分享了相當有趣的案例:其一是非常喜歡歌手西野加奈的開發者,他的產品開發理念是「要做出讓西野加奈也會想吃的小魚及花生的產品」,在這基礎上,擁有營養師背景的開發者,除了在意如何讓商品富有營養價值之外,還一路追索到西野加奈的唱片包裝設計公司,與他們合作這份產品的包裝設計,產品完成後也將產品交給了西野加奈的經濟人,下園正博先生笑著說,不知道西野加奈是不是真的有品嚐到這個產品?
在組織的經營上,下園薩男商店並沒有所謂的「開發部門」,而是鼓勵所有的員工都可以投入產品開發或是創意企劃的工作。就如一位熊本出身、因為對於地方營造工作有興趣的員工,主動提出「能不能做一個介紹、導覽阿久根的觀光小手冊呢?」經歷兩年,透過其他同事的協力,最後做了一個140頁的手冊,下園先生是這麼認為的:這些工作其實都要花非常多勞力、心力,我相信這些都是員工們想要做、所以能夠做到的事情。而回到公司的營運上,這些創意開發都需要組織的投入,下園正博先生也因此設計了一套在各個產品開發的環節中需要注意跟隨時檢視的教戰手冊,協助有意投入開發的員工,都能夠有一步一步學習的機會。
對於這些創新以及在地方累積的成就,下園正博先生說,他做的事情,其實都是在既有的基礎上,再加上一些創新。就如同他的父親(第二代)在既有的小魚乾加工業上,加上衛生、品質的管理,讓產品可以販售到中盤商以及量販店等通路;而他則是在祖父及父親的基礎之上進行拓展,除了傳統的小魚乾丸干為主的商品外,融合創新設計進行新產品的設計及開發。
👆下園正博先生與大家分享三種不同風味的小魚乾。
本次參訪行程中,可以說是讓眾人買到「失心瘋」、振興地方經濟的就非小魚乾大樓莫屬了。經營店舖的起心動念與「旅行的小魚乾」這項產品的出現相關,在商品的成功之後,也促使下園正博先生開始思考是不是要開個直營店呢?
這家三層樓的建築,一樓是販售商品的店舖,二樓則是可以讓來訪旅客看見製作過程的工廠,至於三樓,則是青年旅宿。青年旅宿的發想是來自於一位朋友的建議,雖然在阿久根這樣一個非觀光地開設青年旅宿似乎不是最佳選擇,但下園正博先生想著:「這樣的複合式組合的大樓應該是還沒有人做過的案例,說不定能夠吸引一些注意,並且,『旅行的小魚乾』跟青年旅宿,也算是說得通吧?」就這樣,既然決定要做了,他也開始用心考察世界各地青年旅宿的設計;然而最終,他沒有選擇模仿,而是回到在地的元素,秉持著「在既有的東西上再加上一點什麼」的概念,活用當地的特色,進行青年旅社的設計。
👆參觀小魚乾工廠一系列製作過程。
👆下園薩男商店的三樓是一間青旅。
除了家業的改造,下園正博先生還積極拓展新的事業領域。他創立了「山貓瓶裝研究所」,這是一個結合地方特產與創新設計的地方性品牌。山貓瓶裝研究所位於枕崎市的舊郵局,這座有百年歷史的建築被正博先生重新打造,保留了其歷史的氛圍,同時也融合了現代的設計元素。山貓瓶裝研究所也與在地的元素相結合,使用當地有機食材和香草,創造出獨特的產品。除此之外,山貓瓶裝研究所也成為了當地的交流中心,吸引了不少遊客和食客。
除了商業的成功,下園正博先生對地方振興也充滿熱情。他採用募資的方式成立了非營利的事業體,專注於地方工作,這不僅僅是對家業的延續,更是對整個社區的投入。他相信,地方經濟的發展需要的是從基層開始的創新與合作。因此,透過這些非營利性項目,積極促進地方人才的培育、文化的傳承以及地方特色產品的推廣。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阿久根的知名度,還帶動了當地年輕人的回流,讓更多人看到了在這片土地上創業和生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