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徐愛廸

65-07-1.jpg

2025年3月23日,台灣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一行人前往日本九州姶良市參訪新留小學校。這所有著131年歷史的學校於2007年休校,如今正在進行復校計畫。當天抵達後,我們先享用了由古川里沙女士的先生與兩位女兒(古川瑞樹、古川立夏)親手製作的日当山無垢食堂便當,隨後聆聽了關於新留小學校復校計畫與SAP(可持續農業夥伴關係)計畫的詳細介紹。

01 新留小學校環境_劉昱辰攝.jpg

👆新留小學校環境(劉昱辰攝)

02 來自日当山無垢食堂的美味便當_方方攝.jpg

👆來自日当山無垢食堂的美味便當(方方攝)

新留小學校復校計畫

古川瑞樹首先分享了新留小學校休校前的影像記錄。影片中充滿了離別的感傷:教室裡充滿了學生們三年來的歡樂回憶;保健室裡有著溫柔對待學生的保健老師;對於西宮老師而言,學校的消失就像家園的消失一般令人悲傷。在學校最後的日子裡,師生們回顧了運動會、學習發表會、音樂會等校園生活的點滴,充滿了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感謝與懷念。

接著,瑞樹介紹了新留小學校設立準備財團的共同代表:她本人(廣島叡智學園中學三年級學生)、母親古川理沙(鹿兒島保育園負責人)以及丑田俊輔(秋田教育與城市發展專家)。瑞樹特別提到,雖然她在國小時並不討厭學習,但直到進入現在的學校才真正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她強調學習本應是為了讓人生更幸福而存在,應該是件快樂的事。

瑞樹分享了日本教育的現況數據:日本學生的身體健康度在38個國家中排名第一,但精神幸福度卻排在第37位;G7國家中,只有日本的10-19歲青少年死因第一名是自殺;日本學生在學習掌握度上排名第5(40國中),但社會性技能卻排在第39位(40國中)。這些數據反映了日本教育體系的問題。

新留小學校計畫希望從三個面向帶來變革:

  1. 學習起點:從遊戲和強烈動機出發,而非按照既定規範獲取知識
  2. 學習方向:促進師生之間的雙向對話和討論,而非單向傳授
  3. 學習範圍:將學習場域擴展至整個自然環境和社區

學校的教育將以「食」和「言語」為兩大支柱。「食」是身體感知能力的基礎,而「言語」則是交流、對話、思考和主體學習的基礎。瑞樹特別強調,他們不希望依賴「超級明星」,而是打造一個可以在其他地方複製的「普通教育」模式,最終目標是改善整個日本的教育。

03 古川瑞樹_劉力華攝.jpg

👆古川瑞樹(劉力華攝)

SAP計畫:可持續農業夥伴關係

古川立夏(14歲)則分享了她發起的SAP計畫。她首先指出日本的糧食自給率僅為38%(台灣為30.3%),而日本的休耕農地不斷增加。目前日本農業從業者中70%是65歲以上的老人,年輕人雖有興趣但面臨知識經驗不足、農機具昂貴、無法確保耕地、缺乏經營知識、人手不足等問題。

SAP計畫旨在建立消費者與農家之間的夥伴關係。一般家庭每年支付一萬日圓會費,定期參與農事勞動(如插秧、除草),而SAP組織則提供農業基礎知識和體驗機會。作為回報,會員每年可獲得10公斤的米,如果參與除草等活動,還會獲得額外的農產品。

這個模式透過互補優勢創造雙贏:農家提供種稻知識、大型機具和日常管理,而會員家庭則提供在插秧和收割等勞動力不足時期的協助。SAP計畫預計於2025年5月正式啟動,首年目標招募100個會員家庭,種植3-4種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