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蔡沛瑜

65-03-1.jpg

👆來訪前一天,黑川溫泉地區下了入春前的最後一場大雪(王婕拍攝)

筆者曾於2024年5月亞太社會創新高峰會中,全促會與主辦單位新故鄉基金會合辦之「淨零社會對話論壇」中聽過「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北山元事務局長的分享,被「整個黑川溫泉區都是一間溫泉旅館」的理念深深打動,沒想到整個城鎮的產業經營者與居民一起合作是有可能的,而且還有共識地以對地方生態、社會有助益的方向前行,想著若有機會想去一探究竟,沒想到,這一天還真的到來了!

在黑川溫泉住了一晚,回來之後,除了以觀光客角度體驗很舒適之外,於地域發展、循環經濟、人與環境共好,甚至人才理念傳承與創新等各方面,也想向大家大力推薦可以多多認識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以下簡稱「旅館組合」)。側記比較鉅細靡遺一些,但補充背景資訊有助我們了解旅館組合於內外部條件下,相應而生的發展策略。

<aside> 💡

info box 「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以旅館經營者為主要成員,現在的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由第三代經營者負責,共25個旅館經營者為會員(當地共30家旅館,部分經營者同時經營一家以上旅館),分為四個部門:環境部—維持自然環境,廣告部—公關、進行推廣宣傳的,研修部—人才培育,招募員工,事業部—推進新的事業。理事六位都屬年輕輩(世代30-50歲),由理事擔任四大部門的領導者,推動各部門的工作。

</aside>


在黑川溫泉的這兩天,主要由北山元事務局長帶領我們走訪與分享。

👆北山元事務局長分享黑川溫泉旅館組合事業概要(王婕拍攝)

黑川溫泉位於熊本縣的南小國町,地處熊本縣與大分縣的交界處,於地理上屬於阿蘇火山一帶。南小國町有80%面積為森林覆蓋,以觀光為主要產業(44%),其餘為農林業,當地人口約3900人,因無就學機會而人口逐漸外流。相比九州其他溫泉區,黑川溫泉小型且腹地不大,共30間溫泉旅館,一年住宿人數約30萬,其中約1/4為海外旅客,而包含一日遊人數則一年觀光人口為90~100萬。日本觀光雜誌曾調查300個人氣溫泉區,黑川溫泉排名第7,更是九州第1。

黑川溫泉從約三百多年前江戶中期開始發展,是肥後細川藩藩主設立後轉交民間經營的住宿空間,當時許多人為半農半宿(一半時間從事農業,一半時間經營旅宿),興建了很多小型旅館。而近代的黑川溫泉則要從戰後說起,1961年,「黑川溫泉觀光旅館協同組合」成立,以旅館經營者為主要成員。1970-80年代是日本經濟高度成長期,團客旅遊興盛,但黑川溫泉的規模小,並非團客的首選。這樣的情況直到1980-90年代有了改變,有越來越多的個人客。1986年黑川溫泉的第二代旅館經營者看準了風潮想要吸引更多客人,不過每間旅館的量體不大,知名度與來客數都有限,因此旅館組合開創了三大行動:「植樹」、「共同看板」、「入湯手形」,希望提升黑川溫泉的觀光品質。

植樹

露天泡湯池最重要的就是景觀,「若可以體現日本的風景,呈現自然生態的樣貌那就太好了」當時的旅館組合會員們(也就是旅館老闆們)是這樣想的,因此大家真的親自動手一起種樹。而且考量了自然生長的狀態而規劃種樹的位置,使原本單薄乏味的街道景觀變得綠意與多彩,也更吸引人。不過北山先生也補充,因為大家很認真種樹,1986年起至今種了約兩萬多棵樹,現在其實沒地方可以種了,轉以維護、修護剪枝為主。也打造出黑川溫泉「街道是走廊、整個溫泉區是一家旅館」的整體性。

黑川溫泉街道景觀有許多植物(楊志彬拍攝).jpg

👆黑川溫泉街道景觀有許多植物(楊志彬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