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秘書長 楊志彬
全促會由2024年開始,發起「社區大學共創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以三年為度,十年為期,目的在透過多元的表達方式,鼓勵社大同學說出自己的家族故事,連結個人、社群與社會的生命敘事,建立不受壓迫、平等的集體記憶與認同,藉以深化屬於庶民的台灣多元史觀。
社大共創島記教學計畫是由陳慧齡導演發起的「島嶼的集體記憶教學計畫」延伸至社大的場域。島記的初衷是以「多元的藝術創作活動為形式,引導台灣的孩子以藝術寫歷史,並從詮釋記憶的行動中,建構出個體與群體的身份認同。」長遠的目的則是從庶民的家庭故事述說起,視每個生活化的家族故事為大歷史裡的活力單子,透過群像共創,重建台灣的集體記憶。社大認同島記的精神與目標,願意由社大的場域深耕庶民敘事,鼓勵我們的學員探索及述說社大人這一代的故事,與年輕世代的家族記憶連結起來,透過故事交換以及故事連結與共享,逐步填補台灣長期以來的記憶斷層,以及由此而生的認同困境。
島記運動由2013年發起迄今,成功的創意教學引發年輕學子的熱忱,得以產出饒富生命力的家族故事多元藝術再現形式,並匯聚成一幅驚人的庶民群像時代拼圖。島記運動不斷捲動由南到北的國高中小學校參與其中。各學科的老師由島記的精神與成功得到豐盛的激勵和啟發,又發展出繁麗多樣的教學設計以及學習樣貌。這些發展與成果都是社大欽羨的對象。
島記以藝術作為說故事的載體,引領同學以田野調查、家庭與鄰里訪問採集、藝術創造,安頓個體記憶。並鼓勵教師結合策展構想與教學,以終為始,設計整個課程架構,讓教學脈絡化,藉以深化個人記憶的意義感與集體性。這些教學方法讓我們深受啟發,看到一個宏闊的台灣生命體的集體認同由極小極微的教育過程開始,創造個別記憶碰撞的機會與環境,讓小我有意願述說及傾聽,以及小我與小我得以相遇碰撞,成為「我們」,往「集體的主體性」前進。
由「個人」到「我們」是有機、變動的過程,由發現「我可能是什麼人」走向「我想成為什麼人」,人們會因為新的文化元素進入生命,而啟動無數個認同過程,最後在無數個循環中完整自身。陳慧齡導演援引法國哲學家西蒙韋伊的「扎根」思想對於認同過程以及認同過程的社會性有清晰的描述。
西蒙韋伊認為「扎根」也許是人類靈魂最重要但卻最不為人知的一項需求。「這需求很難被定義。若一個人接觸到某一社群,該團體能承載過去的前人智慧,且對未來有所感知,有所期許,那麼這就是一個可以扎根的所在。個人對該團體的實際參與,將使之安身立命。這裡所謂的團體,指的可能是某地、出生地或工作身處的環境,以及一個人成長自然會接觸到的社群。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扎根,而且需要同時擁有很多根源。從我們所選取的,所歸屬的不同社群裡,去建立我們的道德、智力與精神生活。」/陳慧齡
西蒙韋伊提出的「社群」概念具體且生活化,身處「多元社群」的社會圖像,能幫助我們建立一種承先啟後的歷史意識,連結個人的過去與未來。
在社群中發展台灣集體記憶與認同的理念與教學方法相當切合社大近年在學習社群的著力點。這樣的認識,給了我們更大的動機,想學習島記的經驗,在社大場域發展具社大特色的島記,促進社會各領域的島記運動匯流。
全促會從2022年開始媒合陳慧齡導演到全國十餘所社大放映「給阿媽的一封信」以及舉辦映後座談,並於2023年與雄女的美術老師劉葵蓉老師合作南北四場社大教師體驗島記教學工作坊,邀請社大老師認識島記運動以及島記教學特色,並回到各自的課程,發展社大的島記教學設計,帶領學員回顧個人生命記憶及彼此述說分享。
我們在近年不斷思考「社大的島記怎麼在社大課程中進行」的可能形式。從去年工作坊結束,我便覺得全促會在島記計畫需要發展出不同於以往計畫的合作模式。相較於假新聞媒體素養素養教育的融入式教學、教師研究計畫的教學回顧與集體深談、食農教育的創意遴選……。我意識到,島記的課程,在教與教過程中,必須給予同學更大的空間,鼓勵同學運用學習的媒介、機會講出自己的故事。因此,有意願加入社大島記的課程,在教學內容、目標、路徑,以及教法上可能需要做出蠻大的調整。我們需要社區大學最具熱情的老師,願意與我們合作,迎向以上種種挑戰。
很幸運地,今年,我們找到了十幾位很棒的老師,這些老師的課程分佈於繪本、舞蹈、音樂、藝術療癒、書寫、主持、公民新聞等多元領域。我們期待,就此開啟社大的島嶼記憶元年,從現在開始,逐步推動社大的教學實作,以每一期的教學成果印證信念,並帶動更大的感動,以心拉心,捲動更多的社大講師參與進來,在社大場域發展具社大特色的島記。未來可以與高國中島記匯流,與社會各領域在集體記憶的努力連成一氣,為台灣未來形成一個尊重多元、民主平等的生命共同體打造心靈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