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社區組專員 陸皓昀

2024Bike媽祖於北方澳海軍港進安宮前大合照 羅東社區大學攝.jpg

👆2024Bike媽祖於北方澳海軍港進安宮前大合照/羅東社區大學攝

第三年

我想,要很詳盡的介紹活動與梳理內涵,一定有其他更合適的人來下筆。我或許就參與的、經過身體力行後的體驗與感受來做書寫。

參與Bike媽祖第三年,在全促會工作第三年,也就是久坐在辦公室第三年,過著只有腦袋、手指頭以及眼睛在動的生活。我覺得身體不見了。

一早,還不到七點,晨曦微露,天空泛著金黃,我覺得我正在重新連結我的身體。每踩一下踏板時需要去感受如何施力、如何協調並且組織每一塊肌肉,同時我也彷彿聽到我的身體正在嚎叫,警告我隨時要抗議,用抽筋、拉傷或其他方式。於是我小心翼翼地騎著。

等到豔陽高照,暖身完畢時,我彷彿找回自己的身體,重新「擁有」,且能夠輕易地找到最舒服的出力方式。能夠掌控自己的身體是一種新鮮的感覺,相比用腦袋工作,有點難控制的思考與靈光,能夠支配自己感動——這或許就是列文的感動吧!

身體性的感受,大概可以用這句話來收尾:每年騎完後,都覺得脫胎換骨。脫去一層皮,肌肉、骨頭與自我意識的抽離。

是重新找回身體又失去的一段故事。

<aside> 💡 《安娜・卡列妮娜》中的列文一角,為出身貴族但嚮往農事生活,在勞動中的深受感動。

</aside>

泛金黃色的清晨 劉力華攝.jpg

👆泛金黃色的清晨/劉力華攝

身體性的延展

除了物理性之外,騎在自行車上經過的土地,藉由車身、踏板和坐墊,道路的質地、地勢的高低變化傳遞到身體感受中。臉上吹拂的風與氣味、路旁建築的樣式與尺度多變、陽光曝曬的多寡,都代表著屬於宜蘭的地域環境,而且是「以人為尺度的」。精準一些來說,我是直接透過身體感受、浸潤在宜蘭的街道生活中,經由道路串起的「宜蘭感受」。利澤簡大尺度且現代主義的工廠建築;壯圍濱海的林徑小道,透過細縫窺見的黃沙、大海與龜山島,或是豁然開朗的太平洋;以及我開玩笑和同事說的,沒有和卡車、聯結車並排同行過,不算去過蘇澳。

每年的體驗與路線都不太一樣,有一年印象深刻的是河濱,今年大概就是濱海。一年一年,慢慢的拼湊出宜蘭的完整面貌。

過去有參與過大甲媽的徒步遶境,但我覺得騎乘自行車多了一種群性的體驗。以我偷懶的騎車方法,跟在一個看起來有專業度的夥伴後面,望著背影,將破風任務禮讓給對方,順便幫我配速,我便可以輕鬆地騎、同時專注在周遭的觀察上。要和一群人一起騎車,會需要注意對方的踩速——減速或加速;安全帽的左右擺動——超車;或是其他,好讓自己與他人達成某種和諧的節奏、無規則的默契。當察覺自己很輕鬆的可以和一群陌生人共騎時,會產生一種心理上連結的滿足、熟悉感。過了一年,你發現又騎在熟悉的人身後時,會不自覺地感到開心。

<aside> 💡 以本活動之車速,或用擋風一詞比較合適。

</aside>

眾人群騎行 陸皓昀攝.jpg

👆眾人群騎行/陸皓昀攝

斜影前行 粱芊嬅攝.jpg

👆斜影前行/粱芊嬅攝

狀圍濱海段 陸皓昀攝.jpg

👆狀圍濱海段/陸皓昀攝

身體實踐的轉譯

以我來說,對於傳統信仰是陌生的,所以從第一年起,就很明顯的感受到活動中轉譯的意涵。對我來說,是以自行車所轉譯的信仰活動。傳統的進香活動透過自行車的包裝,進到我的生命中。就整體來看,我可以感受到三個層面的相互轉譯——傳統信仰、自行車與在地小旅行(信仰之外的)。關注三個不同層面的人們能夠共處在一場活動中,從策劃團隊、志工團隊到活動參與者,一起工作、相互瞭解或共同體驗。可以很空泛的指稱創造了跨領域的交流與互動,但我覺得是更深層,進到身體、生命中的集體體悟,來自每間廟宇的進香儀式,肅穆中對於信仰的感受與思索;來自一踩一踏的自行車騎乘,既獨處又群體的旅程;來自腳下的土地、吹拂的風和街道的地方感。

宜蘭羅東社大,Bike媽祖・騎求平安。

活動連結:**https://sites.google.com/view/2024bikeyilan/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