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團法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教育組專員 許喬語

1_五位學者,開展五種閱讀在地的視角。.png

👆五位學者,開展五種閱讀在地的視角。

地方知識的探索與累積是社區大學在地方開展公共性的重要行動之一。以認識所在的地方為切入點,聚集社大講師、學員與在地居民,透過社群組織,一同發覺在地特色,累積地方知識,形成其獨有的地方知識學。社大藉由舉辦散步節、走讀或小旅行活動,以自然環境、人文史地、族群、產業等等主題,培力社大學員、志工成為地方知識探索與推廣的一環,也將這些地方知識傳遞給更多人。

各個社大所在的地方皆有其豐富多元的面貌,除了持續關注在地,對於如何觀察、分析,進而進行轉譯的工作方法,也是我們與社大一直以來不斷摸索與探究的。今年2月,我們針對地方知識學的研究與方法,舉辦了「五種閱讀地方知識的視角|三位資深實作者的私房導讀」系列課程,透過六堂課,為地方工作者在在地的探索、挖掘與實踐上,能有更多啟發。

本次課程以五部地方知識學系列影片做為基礎,內容分別邀請五位學者以其深入地方的相關研究,重新從地方知識學的角度進行解析,並將這些知識與方法,以影像實際記錄下來,讓研究者的親身詮釋能被有所保存。期待這些聲音與影像能在未來帶給不同時空環境下的社大工作者,在社大與地方的場域中引發更多不同的想像與可能。紀錄影片邀請董景生老師、林崇熙老師、洪伯邑老師、張正衡老師與黃宣衛老師,依序分別以民族植物學、拼裝車、越南台茶、日本地域營造與池上為主題,進行講解內容的錄製。

由於紀錄影像面向的是社區大學工作者、講師,以及地方的工作青年,為了使這些研究觀點與工作坊法更能被廣泛地推廣。我們以五部記錄影像為基礎,規劃「五種閱讀地方知識的視角|三位資深實作者的私房導讀」系列課程,並由本會秘書長楊志彬,與熟悉社大工作的中研院研究學者蔡嘉信、穀笠合作社執行長吳宗澤進行課程共備,將影片內容轉譯,且由三位擔任課程講師,為影片內容進行導讀。課程設計著重在與現場來自不同地方的參與者互動,因此參與者需在課前先觀賞完紀錄影片,藉此保留更多時間在課堂現場對話與討論。

一部紀錄影片規劃一堂導讀課,並在五堂課之後,規劃一堂總結性課程,形成本系列課程的六堂課。

2_楊志彬_三位導讀人,為課堂開啟地方知識學的多元討論。(由左至右:楊志彬、蔡嘉信、吳宗澤).jpg

3_蔡嘉信_三位導讀人,為課堂開啟地方知識學的多元討論。(由左至右:楊志彬、蔡嘉信、吳宗澤).jpg

4_吳宗澤_三位導讀人,為課堂開啟地方知識學的多元討論。(由左至右:楊志彬、蔡嘉信、吳宗澤).jpg

👆三位導讀人,為課堂開啟地方知識學的多元討論。(由左至右:楊志彬、蔡嘉信、吳宗澤)

課程參與者以社大工作者與地方青年工作者為主,現場的討論除了針對紀錄影片的內容外,參與者也將課程的討論主題與自身在地方的工作與見聞加以連結進行討論。

在影片「民俗植物學與社區參與」的導讀課堂裡,討論了人與植物在地方的互動關係,探討植物如何在常民的生活中,與在地文化風俗或生活習慣結合,順應地方的人文風土以生存繁衍,過程中,人與植物彼此馴化,漸漸與在地的生活與發展形成密不可分的關係;在「拼裝車之為地方知識的系統性運作」主題討論中,藉由依循台灣農村需求所形成的拼裝車「脈絡性技術」,了解地方知識的形成與在地發展脈絡的關係,除此之外,參與者也紛紛提及了平時在傳統市場、社區街邊所觀察到的各種拼裝車;而在「東南亞高地上的台茶與跨境農業」,則以「何為『台灣味』?」作為開端,與參與者互動,討論大家心中的台灣味是什麼,再引出課程主題越南台茶,討論由台灣的人與技術在越南種植的台灣茶對於味覺與技術的地方認同;「日本地域營造運動的流變與現況:日本紫波町OGAL」主要關懷在新自由主義之下,地方的政治、經濟與社會,如何受影響,以及屬於地方的能動性;「解讀池上」以「池上如何形成?」破題,從池上的地方特性、人與組織,以及攸關地方的在地課題,討論池上的福利米鄉是如何透過以鄉為單位的社造,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當中發生。最後,在第六堂課,集結上述五大主題的討論,與課堂的參與者共同針對地方知識學的理念與在地實踐進行補充與對話。

5_與社大工作者、地方青年的討論與對話。.png

👆與社大工作者、地方青年的討論與對話。

地方知識學的視角與路徑不僅只於上述五種,在地方知識學的紀錄影像典藏將會持續累積,我們將繼續尋找有相關研究的學者與具有創新行動的在地工作者,延續攝影紀錄的方式,將活生生的地方知識研究與工作方法,典藏至影像中,為接下來在不同時間與空間耕耘的地方工作者,種下開展地方的種子。

6_現在只是開始,未來將會整理出更多與地方知識有關的研究與經驗。.png

👆現在只是開始,未來將會整理出更多與地方知識有關的研究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