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24.05.01
👆「照護自然的生態綠領就業倡議記者會」大合照。
由台灣勞工陣線、台灣千里步道協會、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美濃愛鄉協進會、高雄市野鳥學會、地球公民基金會、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生態專業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等19個團體共同發起,照護自然的生態綠領就業倡議訴求,自世界地球日發起連署,短短一週時間獲得120個組織、超過600位個人連署支持。發起團體包括:生態、保育、勞工、原民、地方創生各領域,選擇在五一勞動節當天召開聯合記者會,以行動劇展現訴求主題:政府與企業各界唯有即時投資生態綠領就業的發展,才能拉動台灣邁向在2030年之前陸域、水域30%面積達到有效管理的生物多樣性淨零損失目標。
👆由全促會特別設計記者會開場行動劇。
發起團體表示,淨零目標不只減碳,還需要投入生態保育專業與大量人力於公有土地與里山、保護區外的「有效保育地」(OECM)區域的調查研究、經營管理、永續產業,促成森林、溼地、土壤、海洋、河溪等生物棲地品質的提升,同時也帶來經濟與就業的效果,這需要提供尊嚴勞動的制度環境,也要重視結合原住民在地知識與返鄉就業的條件營造。一份「生態綠領就業調查」700份問卷結果看來,這些上山下海的戶外綠領職業想像吸引了將近八成的選擇;超過半數選擇「照護生態系」勝過其他能源、減少溫室氣體、減少汙染等綠領工作;生態綠領就業的認同度,五分之中高達4.67。但目前行政院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十二項關鍵戰略」以及淨零各種政策與培訓課程,只服務於新興產業,對於「照護生態系」相關的綠領就業卻完全忽略。
「照護生態系」這種「酷工作」,是結合保護地球價值、專業技術,具有意義感的工作,用自己的身體與頭腦,用雙手創造某種為地球服務的事物,而能達到體面的薪資獲得安身立命。然而生態無法為自己發聲,因此,勞工、生態、保育、原民、地方創生團體首次聯合,為守護真正的護國神山的生態綠領就業呼籲,在AI時代開創新的就業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