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教育組組長 蔡君頤

IMG_8849.JPG

全促會作為全國社大的集結平台,自1999年起即持續辦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呈現社大對不同時期台灣社會發展之關鍵議題的訴求主張與行動成果;2019年起,我們將每年舉辦之全國研討會,調整為與「社區大學學術研討會」交替辦理。前者的任務在於標舉社大的社會影響力、有意識地串聯社大與各議題網絡之間的行動分工,後者則是為了系統性分析與解構社大的實踐經驗、累積論述、形成行動框架。迄今,學術研討會已累積三屆,並形成了一套有別於學界論述生產的流程——將論壇上的發表與討論視作經驗整理的基礎,導出階段性文本,後續透過共學機制協助主筆人改寫與修正文本,最後才將完整的文本彙編出版。

本文於「公民養成的學習設計:社大的制度與方法」社大學術研討會結束後一個月寫成,希望讓各位能更認識這個新興的全國社大例行性會議。

一、本屆研討會的核心精神與議程設計

本屆研討會由全促會秘書處2021年成立的編制「社大發展調查研究室」(簡稱「研究室」)負責籌備;成立研究室的初衷,其中有幾項跟社大學術研討會密切相關,包括我們希望鼓勵更多元的社大角色——講師、學員、青年社大工作者——對社大發展的思索與實踐可以在場域中被看見,而這需要有意識的邀請與協力;我們清楚社大現場工作的負擔重,一線人員沒有餘裕可以進行整理及書寫,因此必須發展有創意、貼近行動的論述生產形式;我們看見社大的教與學是跨領域的社會實踐,需要連結多元的知識系統來尋求教學的定位與出路,而這同樣需要組織性的串聯與長期對話。這三點為研究室定下的目標策略,我們藉著籌備這次的研討會來推進這些目標,同時也希望與會者能感受到我們這個領域正在開展著什麼樣的工作「質地」。

這次研討會的主題則是從近年來社大關心的議題來萃取核心——例如:社大的學習證書發放計畫該如何設計?既有的三大課程分類、十八週的課程型態及各種評鑑指標,怎麼改革、修訂才能對社大的辦學有實質的正向影響?上述皆是近五年社大現場普遍關注、不知該如何回應與進行的課題。

事實上,這些問題都涉及了個別及整體社大怎麼想像辦學的目的、任務、所欲培養的學習者圖像與在地改革的願景;並需要社大進一步轉化這些抽象的價值理念,或從所觀察到社群與地方有所質變的故事中,拆解出步驟、可依循的模式或具體的人事物安排,以設計一套制度或操作方法。

故本屆研討會特別針對落在教學現場/校務治理與經營/各級政府社大政策等不同層次的「制度設計」,如何回應公民養成的目的來做討論。我們一共規劃了4場專題論壇,也向全國社大徵件並收斂出3場分場論壇與1場議題沙龍,這些討論橫跨:政策倡議與探討——以「全生命歷程」視野改革終身學習政策、理念類型教育的評鑑該怎麼做?以及由教師、學習社群的角度探討社大的公共實踐、反思教學過程中對地方元素的轉譯、科技工具的運用。

二、現場討論重點:呼籲建構「全生命歷程」視野下的終身學習支持系統

全促會於2023年9月舉辦的「與總統候選人政策代表對話座談」中,針對社大對台灣社會永續轉型的重要性,提出:(一)整合國家資源,與第三部門協作養成永續發展之公共人才」;(二)打造「實體社大」,支持社大成為社區整體照顧基地;(三)提升政策層級,以全生命歷程視野建構終身學習支持系統等三點訴求,能納入未來國家政策發展方向。

其中,第三項訴求源自國際社會對「終身學習權」的肯認,以及近年台灣推動的教育改革成果也逐漸匯流,特別是「108課綱」上路後,以培養終身學習者的核心素養為目標,包含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等,與社大強調「公共」、「在地」、「社群共學」的終身學習模式高度吻合;因此,我們期望教育應朝向更開放、多元與彈性的作法,打破正規與非正規教育的藩籬,以「全生命歷程」的視野推動教育政策及相關資源的整合,使各教育階段、各類型學習資源,能有完善的連結、轉銜與整合機制。

當天,文山社大的創校主任蔡傳暉教授說明了社大在國民不同生命階段可扮演的支持角色——在兒少階段,可以是全人教育內容的補充,在青壯年,可以是第二、三專長的探索,在中老年,可以協助探尋自我價值與生命意義,除此之外,社大也是NPO/地方創生/社會企業/食農教育等台灣公民社會人才的重要養成基地。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的林崇熙教授則提及:在政策制度上,台灣現有的終身學習政策僅限非正規教育,無法涵蓋終身學習的完整範圍;缺乏整體的終身學習藍圖,也讓其他部會的人才培訓制度、民間的產業訓練等終身學習資源難以整合、協力。教育現場上,囿於升學主義與師資培育的窠臼,導致「108課綱」的精神難發揮,學生畢業後也常有學用落差的困境。社大作為真實生活/社會實踐的學習場域,在此應該促成國家資歷架構、學分銀行等制度實現,讓我們的教學特色有機會與正規教育或更大的學習成就系統接軌。

三、現場討論重點:從「品質保證」來思考社大獎勵審查制度

社大獎勵審查制度,為教育部針對社大辦學及地方政府辦理社大業務進行績效評核並予以獎勵經費之制度。近年來,該機制的審查委員組成多元,有不同世代的社大實務工作者,也有嫻熟社大教學現場的社大講師,其所建立的評核指標,不僅對社大辦學方向與特色有引導作用,也為地方政府評鑑社大的作業樹立典範。在這場論壇中,我們邀請到五位前一年度的審查委員來分享他們在此工作過程中對社大發展的觀察與建議。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蔡秀美副教授在短講中向我們介紹了其他國家社區教育/成人教育機構的評核機制趨勢——以「品質保證」(向公眾說明我們的品質)取代外部的上對下評鑑。例如德國的「學習者導向的品質認證」(Learner-oriented quality certification, LQW),每四年一次,每次準備期有16個月,負責評核的學者任務會在前後延伸約2~3個月,並非一次性的報告評鑑。這些評核成果既強化政府補助的公信力,也是教學機構對內的梳理與自我改善。

文山社大的創校主任蔡傳暉則說明獎勵審查是協助辦學者釐清辦學的邏輯與成果,社大應該在日常工作中透過行動研究、敘事研究來反思辦學——行動研究講求觀察、紀錄;敘事研究則是行動研究中敘述與分析的一環,以說故事的方式來呈現事實真相的累積。舉例而言,社大在計畫書中常提及的幾個主題,就可以往下發展出這些問題意識——公民週哪些人來參加?哪些主題在社大具發展潛力?學群內課程的關係是什麼?學習目標或成效,如何從學員的成長與轉化的角度撰寫?上完課能夠有什麼樣的意識提升?從此思考公共性在哪裡。

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則肯認獎勵審查制度近年的幾項改變,包括具實務經驗的委員比例提高、強化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在縣市政府撥給社大的經費占比、撥款速度、評鑑健全化、評鑑獎金的使用等,都有明顯影響。也嘗試透過審查讓地方政府相關科室的人事穩定,以及增加對社大的空間支持。

未來全促會將持續以下工作: (一)透過與終身教育司的定期平台會議,監督、改善指標;(二)針對獎勵審查中反覆提及但定義不明的名詞,包含地方知識學、社大社團、學習社群、公共性、地方創生等,編寫社大關鍵詞辭典,收錄好的社大故事;(三)關於辦學邏輯與辦學實踐的檢視,舉辦工作坊協助各社大;(四)藉由社大發展會議,強化對縣市政策的檢討,促進與縣市政府承辦與科長的互動。

四、現場討論重點:一線+二線互補協作以生產從社大現場長出的論述分析

本屆研討會有大量關於社大教學現場的分析,有從辦學者的角度——全促會理監事「教師與學習社群發展小組」用三年的時間,透過書寫及不斷對話,深化社大學習社群的意涵,以及發展學習社群的方法論。第一年,小組八位成員先自我書寫社大內重要社群的案例;第二年,另邀請八所社大來對話,並彙編**《眾樹成林:16所社大學習社群的故事》**;第三年,擴大對話對象為教師、學員,更深刻地納入「學習社群」本身的觀點。該場次由小組成員分別講述共學過程中,所看到社大學習社群的特殊性,以及背後所需要的支持系統與設計。有從社大教師的角度——來自哲學、劇場、食農、影像等不同類型社大課程的教師,透過全促會的跨社大教師共學計畫,回顧他們踏入社大的歷程,以及在發展課程的過程中反思社大的價值是什麼?如何落實在教學互動中?這裡面帶出老師們在第一線的現場上,看到公共性有不同的層次,我們在與師生社群互動、一起工作時,需要更細緻的連結與導引。

這些論述的發展,讓我們共同看到了讓更多社大角色發聲的意義,這些聲音幫助我們對社大現場有更豐富的認識,也看到有別於過去仰賴「以工作者為中心」的組織工作形式所帶來的可能性——若能建立起社大講師、社大班級幹部......這些角色之間的橫向聯繫網絡,可能激發出更多的自主合作與創意點子。全促會與社大的位置如何互補協作,來為這樣的串聯、共學、露出建構支持條件,是我們需要持續討論與嘗試的工作。

以上為本屆研討會兩天的重點摘要,尚有其他精彩的討論,敬請大家期待我們在明年的出版計畫,以及各主題在將來延展出的交流場合。在此也預告,2024年9月下旬,我們將以「淨零轉型」為題,與在地社大合作舉辦全國研討會,希望與全國社大的班級一起學習這個議題的知識與經驗、討論從社大的位置可以如何協助此重要的議題落地實踐。

會議現場照片

IMG_5805.jpg

IMG_5837.jpg

IMG_8918.JPG

IMG_8816.JPG

IMG_8783.JPG

IMG_896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