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發展的野性」、 深耕「接地氣」的教育觀與教育方法。

關於AN(Actor-Network)通訊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的會訊。每個月出刊至少一次的電子報。紀錄社大場域透過公民學習、社群共學、在地深耕,一點一滴促進社會改革的心得。會訊內容包括活動與個人採訪、專題策劃。


Issue 69-2025.11.17

69.jpg

續2024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來場交流吧!Mingling!」展覽,持續以展覽作為方法,與社大夥伴社群揭露、建立新的協作關係。今年學術研討會「往復蔓延:社大的人我關係」更進一步——不只呈現不同工作者的在場,更著重於師工學如何在現場啟動「學」與「做」。此期收錄楊志彬秘書長談「為什麼2025學術研討會要有一個策展計劃?」,詳見專文。

本期也將介紹 12 月初的「海岸山脈綠道山腰路——全國社大試走」、「淡水生活節:淡味拾棲蒔」,以及「逆境中的力量:臺灣農村韌性與在地實踐研討會」等活動資訊。

【 Issue 69文章內容】

往復蔓延:社大的人我關係-學術研討會展覽專題

逆境中的力量:臺灣農村韌性與在地實踐研討會

2025/12/9-11 海岸山脈綠道山腰路-全國社區大學試走 活動簡章

2025淡水生活節:淡味拾棲蒔


Issue 68-2025.10.31

68.jpg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重創光復鄉,此次專題紀錄社區大學投入救災與關懷行動的相關報導。臺南社區大學木本物質班李維睦老師發起「木工超人幫幫忙—安心收納櫃打造行動」,召集木工新生與舊生,從材料勸募開始,親手為花蓮災民打造家的「安心收納櫃」,將生活重新歸位的力量化為手作實踐。

花蓮社區大學亦著手募集便當送至前線救災人員,沈君茹校長帶隊慰問罹難者家屬,到各班老師帶領學員進入災區進行空拍記錄、義剪服務、音樂撫慰、運送物資與清淤等,未來逐步協助建立社區互助與心理韌性。

高雄第一社區大學水電義工隊挺進災區紀實,協助社區家戶水電修繕服務,由高雄第一社大張金玉退休校長以圖文記錄全程,亦整理自身花蓮光復救災進出經驗觀察。

全促會工作者、同時也是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的研究生,帶來南藝大音像所紀錄團隊投入災區的圖文紀錄,協助整理現地影像資料,並參與後續復原工作,上述專題內容詳見全文。